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
个人中心
搜索
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
文章详情
副标题
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教科研工作制度
2020-07-17
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
教科研工作制度
一、 指导思想
以“美丽特教”的办学思想为指导,
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
指挥棒
,以素质教育为目标,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,进行课堂教学改革,探索教育教学规律,提高教学效率。使我校教师与新课程同行,更新观念,加强交流研究,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。我校特制定本制度。
二、 教学研究理念
以“学生学习需要,教师专业成长”为动力,
以“
课题发展研究,课堂教学研究
”
促教研发展
,
在
新课程实施过程中
,
教师
根据残疾学生学习
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
为研究对象
,以
学生学习为
研究的主体,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,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,形成民主、开放、和谐、高效的教研机制,努力打造学习型、研究型的教师群体。
三、 组织形式
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相关的教研工作。
四、 教研活动内容:
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,总结推广教学经验,探索教学规律,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,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步伐。
五、 教研活动时间
1.周一
周三
下午:
盲部教育教学研究
2.周二
周四下
午:
聋部教学研究
3.周
五
:
培智部教学研究
六、 教研形式
以自我
成长
、同伴互研、理论指导、听课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;以新课程为导向,灵活运用案例分析、问题解决、调查研究、实践探索、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,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、促进式教研活动、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、针对式教研活动、活动化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。
(1)自我
成长
:
教师
参加各级各类培训
,
认真学习理论知识,在工作过程中对照自己工作实际,验证并践行相关理论。
对自己行为的思考、省视、分析。制定个人教研计划、专业提高学习计划,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,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,提出问题,制定对策。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不少于1节研究课,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
4
节以上。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、教学随笔等,研究性论文。
(2)同伴互研:
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,将问题带入教研组,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,开展研究。注重“以老带新”,提出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,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,鼓励教师大胆质疑、批评,各抒己见。每学期学校召开不少于1次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,以不断促进提高。
(3)理论指导:
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刊物和网络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,另一方面采用“请进来”的方式,引进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,引进新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,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。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。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,为教师学习、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。
(4)听课评课
听课、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、互相促进、共同提高的重要活动。听课、评课活动既是科任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各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。学校将“随堂听课、课后互评、评后叙事”作为新教研常规。
七、 教研活动要求:
(1)、教研活动管理要求:
①各组长做好教研活动计划、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;
②科组要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,搞好集体交流备课和业务学习,③每学期每个教师要求做到阅读一本教育专著;参加一个科研课题或校本教研课题;写好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、体会文章;上好一节公开或示范课。
④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、做好教研活动总结;
⑤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;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
;
⑥
各
教研
组成员均按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;
(2)、教研活动设计要求:
①营造严谨、务实、民主、和谐、宽松的教研氛围,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,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。
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,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,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,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,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。
③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。
④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整合,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。
八、科研课题开展要求
学校科研课题工作坚持实效性,坚持面向学科,面向课堂,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方针。
1.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科研骨干队伍。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由学科组长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。
2.规范课题研究过程,做到课程研究要有申报书、有立项、有阶段性的总结、有成果、有专家监定。
3
.做好课题实验的中期检查工作和论文评选工作。
4
、召开课题开题会,
课题开题会是做出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前提。开题会有专家、上级领导莅临指导课题工作。
分享
发表评论
登录评论
匿名评论
提交
提交
网站首页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